close

另一個深具挑戰性的工作,就是進行問卷調查。接受訪談的對象,大部分都還在慢性病房中,有些還有暴力傾向,因此進去時,老實說,心裡還是有點怕怕的。但遇到的反應,還真叫人啼笑皆非。

印象最深刻的就是,到男病房去時,男性患者會群聚,把你當偶像一樣的吹口哨,一邊吹,還一邊說:「小姐,請你去喝咖啡!」、「小姐,我們去看電影,好不好」、「小姐,你好美麗喔!」,這時候的心情有點五味雜陳,好聽話大家都喜歡聽,但你也不能把他們的話當真~

有時後訪談時,也會遇到文不對題的狀況,問他名字,他回答說:「我是太乙真人」,還有人說他是國防部夜間部長。總之,各種各樣的答案都會出現。

但,還是有功能良好的患者。還記得我們幾人初報到時,在玉榮福利社跟一位帥哥聊得很開心,還一直打聽我們是哪個學校來的,當時,我們真的以為他是裡面的工作人員,後來證明,他,的確是工作人員沒錯,但同時也是患者。他因為復健功能良好,被安排在福利社工作,可見,只要願意給機會,他們還是能有重回社會的一天。

白天的工作,其實已經很有挑戰性及新奇性了。到了晚上,更是有趣。

在玉榮有一個傳統,表現良好的患者,可以參加每週一次的「夜市之旅」,沒錯,真的是帶患者去逛夜市。他們可以自由的逛街、買東西吃,只要不超出工作人員規定的範圍即可。

第一次跟他們逛夜市時,發現這還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。光是集合將近50名患者就是一個大工程,途中還需要停留一個點,讓他們上廁所,順便點名,隨行的工作人員有時還要兼任表達能力較差患者的採買,幫著他買生活必需品,但重點是,希望讓他可以跟社會有更多的互動。

在這當中,我看到林醫師他們的用心,也看到玉里居民的包容與接納,所以患者們都很喜歡這樣外出逛夜市的機會,平時就更願意配合醫矚了。

逛完夜市,準備就寢,而我們幾個研究助理就被安排住在復健病房中。沒錯,就住在病房中,不過復健病房的設計很像學生宿舍,有共用的衛浴,也有洗衣機。隔鄰的患者也都是功能良好的,因此院方也就放心讓我們跟他們一起共處在一個大空間裡了。第一次,跟精神病患者距離這麼近,剛開始,確實有點小擔心,但,他們的友善及對人的關懷,讓我開始喜歡上他們的純真,也心疼起他們生心理上所受的折磨~~

雖然,畢業後,沒再回去玉榮,但看到當年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林醫師高昇,並且依然堅持當年的理念,患者們的社區融合生活看來也越來越融洽,心裡不禁為他們高興起來,也為了自己曾經參與過這樣的計畫,感到幸運。

謝謝他們曾經帶給我不一樣的生活經驗,讓我可以更包容地看待這個世界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c426 的頭像
    jc426

    Jessica隨意想

    jc4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